最新动态

我又泪目了!原来你们不只是在用爱发电

发布时间:2019-08-30    浏览量:1427

广州慧灵始建于1990年,为了帮助心智障碍者实现社会融合和就业,广州慧灵陆续成立许多服务单位,如麓景路幼儿园、慧灵庇护工场、慧灵青少年展能中心、广州市白云区特殊教育培训机构、慧灵农场。此外,广州慧灵还成立两家为帮助心智障碍者实现就业的社会企业——麦子烘焙和麦子咖啡。


广州慧灵有140多名全职员工,其中工龄在10年以上的约占32%,工龄在5年~10年的约占82.5%。


“您为什么能在慧灵工作那么久?”是我问慧灵人一百遍也不会腻的问题,因为我会发现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一样的答案。

要问谁在慧灵工作最久,那当然是慧灵创始人孟维娜老师了。初次见孟维娜老师时,她绑着低马尾,头发有些花白,穿着简单朴素的中国风长裙,说话中气十足又和蔼可亲。虽然从来没有采访过孟老师创办慧灵的缘由,但是从许多报道中就已经了解许多关于孟老师的事迹。


孟老师天生一副热心肠,看到贫困弱小的人总忍不住伸出援手。因为希望心智障碍儿童能接受适当的教育,1985年孟老师建立全国第一家特殊教育学校;因为关注到大龄心智障碍者无处可去、社区融合、就业等问题,1990年起孟老师先后建立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、托养中心和社区家庭等。


因为一颗爱心,一颗强烈的共情心,孟老师为心智障碍者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,而慧灵也一直被业内称为“先行者”。


image.png

张红霞,慧灵托养中心的主任,在广州慧灵工作大概25年了。二十多年前,还是慧灵刚成立不久的时候,张红霞老师就从朋友口中听说了慧灵,慧灵有一群很调皮很不听话的孩子,让老师们很头疼。而张老师听了之后并不是知难而退,相反,她很想去挑战一下自己。


初次接触中重度的心智障碍者的确很不习惯,中重度的心智障碍者很多都缺乏自理能力,穿衣服、上厕所、洗澡等都可能需要人辅助。同时,他们的表达方式很有限,并且每个人都可能不一样。要读懂他们,需要花一定的心思和耐心。


张老师跟我分享过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,那时候她才刚入职不久,要辅助一个大龄心智障碍者洗澡。张老师把学员带到洗澡间,然后打好一桶水放在旁边,正想先帮学员洗头时,学员不仅一个反手把张老师的手重重地推开,还一脚踹飞了水桶。张老师只好先安抚学员,然后再重新打水,结果刚才的情形又重复了三遍,直达第五次打水,张老师才能顺利地帮学员洗完澡。


类似这种情况,在张老师刚成为慧灵人时不少发生,虽然很棘手,但是张老师天生喜欢挑战的性格让她不轻言放弃。


后来,张老师慢慢地熟悉了解学员了,也慢慢地和学员们建立信任关系了,就发现学员其实心境明,谁真心对他们好,他们也会依赖信任谁。此后,张老师在和学员们相处时也更有信心,学员因为她的付出而露出的开心笑容也让她体会到成就感。


然而,我还是忍不住问,一份工作干25年,不会出现厌倦期嘛?


张老师说,感到疲倦的时候当然是有的,每当她感到疲倦的时候,她就会向慧灵总部提出申请调转服务单位,体验不同服务单位带给她的挑战,她也更加了解不同人生阶段的心智障碍者。


从实习生到全职,由新鲜感转为责任感


李清社工,是慧灵庇护工场的个案管理员,如今已经是她在慧灵的第7个年头。


这5年以来,李社工从一个大学毕业实习生到一名全职员工,她与庇护工场的其他老师们一起陪伴了不少心智障碍者成长,帮助他们疏导心理,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,培养他们工作的人格和工作意识,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的梦想。


李社工说,以前当实习生的时候,更多的感受是与单纯的心青年在一起很开心,但当成为一名个案管理员时,体会到更多的是对心青年的责任。


他们需要我,我也需要他们

image.png

李霞老师(化名),是慧灵托养中心的小组辅导老师,她在慧灵工作也有二十多年了,更让我惊讶的是她在慧灵退休之后,通过返聘又回到慧灵托养中心当小组辅导老师。


慧灵托养中心的很多学员,从二十多年前中心刚成立时就住进来了,如今很多学员的年龄已经偏大了,有一些行动也不太方便,显得不太灵活。但是李老师却能永葆热情,走进平安小组,总能看到李老师在积极地跟学员互动、时不时逗趣一下学员、陪学员们一起玩游戏。


那个被我问了无数遍的问题,我再次问起了李老师——您为什么会在慧灵工作那么久?


李老师看着学员们,对我说,“别看这些学员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样子,其实他们心里面清楚得很,真心对他们好的人,他们会记在心里,他们会用笑容和行动回馈你,当你感冒咳嗽的时候他们也会经常惦记着你。


有的学员也很有个性,对于那些对他们好的人,他们喜欢的人,他们会很听话,不会折腾。相反,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人,他们就会有很多情绪行为,他们很真实的。对于学员,我觉得我对于他们是有感情的。”

image.png

慧灵农场家庭妈妈唐梅香在慧灵工作大概7年了,与慧灵农场学员生活在一起,和学员们一起做饭、一起打扫卫生、一起享受慧灵农场的自然风光。说起这些心智障碍学员,她说:“我觉得他们需要我,我也很需要他们。”


「 写在最后 」


慧灵人中有不少是从其他高薪的行业转行过来的,也有不少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慧灵工作的,与其说他们对心智障碍者充满了爱的关怀,不如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

也许是因为自由融洽的工作氛围,也许是因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价值感,也许是与心智障碍者一起时的简单快乐,也许仅仅是因为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,也许可能是暂时还不想改变。


慧灵人不仅仅在用爱发电,他们也跟许许多多在其他行业奋斗的人一样,不断地寻找一个让自己舒适、快乐的位置,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成就自己。


慧灵人不仅仅在用爱发电,他们希望在心智障碍者服务领域做得更加专业一些,他们希望心智障碍者生活品质更好一些。帮助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这件事,慧灵坚持了29年,而未来慧灵也会继续为之努力。

image.png